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47|回复: 0

大风阵阵、黄沙漫天,近10年最强沙尘天气为何来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3-15 21:25:0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华社北京3月15日电(记者田晨旭、倪元锦、关桂峰)15日,中国北方多省区市被笼罩在黄沙之中,陪同阵阵大风,户外戴上了黄土色的“滤镜”。15日白天,中央气象台将沙尘暴预警从蓝色升级至黄色,指出这是我国近10年最强“沙尘天气”过程。“沙尘暴”为何卷土重来?“沙尘暴”之下的生产生活如何保障安全?
沙尘从何而来、强度多少?

↑3月15日在北京市正阳门附近拍摄的沙尘天气。新华社记者 张晨霖 摄
“沙尘天气”按照地面尘沙是否吹起、水平能见度等因素,分为浮尘、扬沙、沙尘暴、强沙尘暴、特强沙尘暴等差别种别。中国气象局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先容,形成沙尘暴需要满足三个条件,其一,作为动力源的大风;其二,作为物质底子的沙尘源;其三,使沙尘扬卷得更高的氛围不稳定条件。
这次“沙尘天气”从西到东共影响了中国北方12个省份,中央气象台15日将沙尘暴预警从蓝色升级至黄色,并指出这是近10年我国最强“沙尘天气”过程,也是近10年范围最大“沙尘暴”。
国家林业局15日发布信息,经卫星影像和地面监测信息综合评估,本次沙尘起源于蒙古国西南部,随后随气流向南移动,于14日薄暮在蒙古国与中国内蒙古中西部接壤处进入中国境内。
14日夜间,内蒙古中西部至河北西北部一带出现大范围沙尘暴、扬沙和浮尘天气,能见度1公里左右,局地不敷300米。15日凌晨3时起,上游沙尘输送自北向南影响北京市,PM10浓度显著升高,北京市出现沙尘暴天气,PM10浓度在15日9时到达峰值。北京市生态情况监测中心15日9时数据显示,城六区PM10浓度8108微克/立方米,部分地区能见度不敷1公里。
以后PM10浓度逐渐回落,但停止15日14时,全市仍处于“6级严重污染”,首要污染物为PM10。
“沙尘暴”消失多年、为何卷土重来?

↑3月15日,环卫工人在北京煤市街清扫路面。新华社记者 张晨霖 摄
3月15日,有网友发现天上的太阳酿成了蓝色,似乎在火星上看到的太阳一样。“从没见过这阵仗。”家住北京市通州区的柳女士看着路上的情形,不由感叹。据她先容,印象中北京许久未见到如此大的沙尘天气,路面的能见度让她走起路来格外小心。
记者在北京市走访看到,整个都会皆在黄沙笼罩之下,路上车辆缓行,行人步履急遽,用口罩、纱巾等裹紧了自己的脸庞。偶有人扫码使用共享单车,轻拍车座,扬起一阵尘土。
数据统计显示,进入3月春季气温回升迅速,北方沙源地开始解冻,但降水较少,同时北方冷氛围运动仍然频繁,大风天气多发,容易把地表的土或沙吹起来,形成沙尘天气。
中国气象局情况气象中心主任张碧辉表明,这次沙尘天气的成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前期整个蒙古国,包罗我国西北地区气温偏高明显,普遍偏高5至8℃,蒙古国大部分地区近期的降水比力稀少,地表条件非常有利于沙尘天气的发生;另一方面,受比力强的蒙古气旋影响,重新疆北部、甘肃中西部、内蒙古大部,包罗华北北部,先后出现6到8级阵风的天气,为这次沙尘天气的发生,提供了相关条件。
中科院大气物理所所长朱江担当采访时体现,这些年北京的沙尘天气少了,主要是沙源地到北京的大风少了。“防护林低沉了当地的沙尘。”朱江说,比年我国三北防护林等使沙源地的“起沙条件”得到了一定改善,但生态脆弱问题仍不可忽视。
面对沙尘天气,生产生活如何保障安全?

↑3月15日在北京市正阳门附近拍摄的沙尘天气。新华社记者 张晨霖 摄
突如其来的沙尘天气打乱了都会原有的步调。北京市教委15日上午发布微博,发起各区教委、直属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及校外教诲机构暂停户外运动并做好康健防护。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15日在其微博提示,受沙尘天气影响,门路能见度差,市民外出驾车时应注意交通安全。
同样受到影响的另有交通行业。15日早高峰时段,北都城区多处出现交通拥堵现象。针对本日的沙尘天气,北京大兴国际机场9时许启动低能见度运行步伐和大风蓝色响应步伐,部分航班受到沙尘天气的影响。
沙尘飞扬,但一线劳动者并没有退却,环卫工人、车站客运员、快递小哥、交警等依旧服从岗位,为这座都会保驾护航。比方,北京市环卫部分针对大风天气,在门路作业时增强白色污染物和树枝的捡拾作业,只管增加洗地作业频次。
中国气象局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等提示,沙尘天气下,老人儿童及患有呼吸道过敏性疾病的人群,只管不要到室外运动。公众外出时请佩戴口罩、纱巾等防尘用品,外出归来应清洗面部和鼻腔。同时,天干物燥,应注意防风防火;做好室外搭建物和广告牌加固,户外高空作业注意安全防护等。
北京市气象台气象服务首席吴宏议体现,受偏南风影响,16日大概会出现沙尘回流的现象,北京市的PM10浓度会短时升高,市民仍应做好防护。(到场采写:王晓洁、赵琬微)

来源:https://www.sohu.com/a/455768757_267106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免责条款|石狮论坛 ( 闽ICP备15001810号-1|闽公网安备 35058102000177号 )

GMT+8, 2025-4-24 00:50 , Processed in 0.151995 second(s), 9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