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73|回复: 0

课后服务为何呼声高、落地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3-9 02:23:0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下午6点下班,赶到学校就得7点多,根原来不及接孩子。我们夫妻俩只能轮流请假接女儿。”刘女士的女儿上小学二年级,每天接送孩子放学是这个双职工家庭最头疼的事。跟刘女士有同样烦恼的家庭另有许多。为办理家长的接送难题、减轻家长负担,发起学校提供课后托管服务的呼声越来越高。
2021年春季学期开学前,教诲部底子教诲司司长吕玉刚在教诲部2月23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指出,本年新学期开学后,将推动落实义务教诲学校课后服务全覆盖,“每个学校都要做起来”。
记者采访了北京、上海、深圳、珠海等地的多所小学,发现学校在积极开展课后服务的同时,也面临师资、资金、管理等方面的现实挑战,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协力办理。
难题1
谁来教?
跳芭蕾、踢足球、玩音乐创意、探索3D打印……每天下午三点半放学后,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卢湾实验小学(以下简称“卢实小”)的校园里依然充满活力。2021年春季学期开始,上海小学生校内课后服务进一步升级,下午3:30后不再强调家长“确有需求”,只要“愿意留校”,都可以加入校内课后服务,填补“空窗期”。
作为上海市黄浦区规模最大的公办小学,卢实小一至五年级共有近1500名学生。该校校长虞怡玲告诉记者,本学期,97%的学生到场了校内课后服务。
对于家长关注的课后服务“谁来教”的问题,卢实小的办理之道是“双师资”,这也是让课后服务平稳运行的关键。虞怡玲说,目前学校已形成“主教+助教”同盟,即校内师资、外聘师资各占一半,学校老师主要负责课程的组织管理,外聘西席负责学生孩子专业能力上的培养。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已经开设课后服务的学校中,师资主要泉源于本校老师、购买服务和社会机构等渠道。
与卢实小的“双师资”差别,珠海香洲区凤凰小学主要由具有西席资格证的在职西席继续课后服务负责老师。据该校校长严文桂先容,目前该校有417名学生加入午托及晚托,占全校总人数的26.61%。未来学校也将实验引入第三方校外课后服务。
在中国音乐学院附属北京实验学校校长蔺龙燕看来,课后托管对老师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但是看管学生写作业,还要想尽办法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蔺龙燕认为,从久远的角度来看,课后服务一定要做到校内校外相配合,提供各种素质课程的校外培训机构可以资助学校开展课后服务。“比如非遗文化体验课,教学生制作毛猴。这类课程确实是西席能力范围之外的,需要聘请专业西席才华实施。”
别的,老师的压力也是需要注意的问题,“老师不但对学生负责,老师也有自己的孩子和家人,要思量老师的生活需要。”
难题2
教什么?
“学不到东西,还不如送到校外培训机构。”3月5日,在填写学校的托管需求观察表时,许女士有点犹豫,孩子在校托管只能写家庭作业,没有其他运动,也不能出讲堂。
“如何设计和选择适合学生的优质课程服务内容,是课后服务在详细落实中的难点之一”,华东师范大学底子教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李政涛认为,设置好课后服务内容,尤其是“课后服务课程的设计与开辟”,是学校落实课后服务时间延长制度的底子。
教诲部底子教诲司司长吕玉刚在发布会上表现,学校提供课后服务,要丰富课后服务内容,指导学生只管在校内完成作业,资助学习有困难的补习辅导,指导学有余力的拓展学习空间,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阅读、兴趣小组及社团运动,尽最大努力使学生愿意留在学校加入课后服务运动。
记者了解到,目前提供课后服务的学校在课程设置上不尽相同。有的学校提供了体育、舞蹈、美术等特色课程,有些学校则受限于师资、资金等只提供根本的看管服务。
北京市东城区培新小学天坛校区执行校长张莞霏先容,学校开设了十几个社团供学生选择,包罗朗诵、合唱、演讲、排球、田径等,基于南城特色,学校还邀请了北京琴书传承人,开展琴书社团。
这学期,卢实小97%的学生都到场了校内课后服务,课后托管的流失率险些为零。校长虞怡玲表现,这源于学校提供的特色课程足够丰富。
据虞怡玲先容,卢实小开展了16个线下课程、4个线上课程,资助学有余力的孩子举行拓展,课程包罗芭蕾、足球、篮球、未来问题办理、音乐创意、好玩的数学、3D打印等,“孩子想学的都能在校内学到,学校提供了培养孩子爱好、兴趣的平台,家长无需费钱给孩子们到外面报课外班。”
“我们也希望通过这个平台,引入大数据分析,资助老师做好作业设计,推动教诲教学改革。”虞怡玲说,作为上海市教委作业研究项目的项目校,学校也是在用研究的视角来做好课后托管,实验用信息化手段,帮老师提升教学能力。
难题3
谁出钱?
“有服务就有支出,邀请专业更强、水平更高的师资让学生们受到更好的指导是需要资本的”,张莞霏表现,目前课后服务资本以政府拨款为底子,多出的部分则由学校负担。
据媒体报道,在本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第二中学校长庹庆明提出,“义务教诲阶段课后托管服务照旧要以政府为主导,政府的主导不但仅是资金方面的主导,另有政策方向上的指导,学校要负担相应的底子投入,同时也要遵循谁受益谁出资的原则。”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多地发布的中小学课后服务相关政策中,均强调了课后服务的公益属性,以财政投入为主,同时也鼓励探索课后服务多元化经费分担机制。
其中,深圳明确,课后服务经费由政府保障,各学校课后服务专项经费预算按每生每年1000元标准作为控制数。
江苏、四川、辽宁等地出台的相关政策提到,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财政投入为主提供课后服务;确实不具备条件的地方,可实行政府和学校支持、家长公道分担运行资本,不得以营利为目的。
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周洪宇认为,学校课后服务属于教诲服务,但不是单纯的市场行为,要强调其公益性和公共性,所以政府应该参与和负担责任,把课后托管纳入公共服务领域中。首先,为学校提供经费保障,让老师的额外付出得到回报,“小学生课后托管的经费泉源应以政府拨款补贴为主,实行代价控制和财政补贴。同时,还需要明确课后服务的内容边界,并对服务内容及效果举行评估,以确保服务质量。”

来源:https://www.sohu.com/a/454788564_161623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免责条款|石狮论坛 ( 闽ICP备15001810号-1|闽公网安备 35058102000177号 )

GMT+8, 2025-4-2 09:33 , Processed in 0.160367 second(s), 9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