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华盛顿2月20日电 题:
(华府观察)拜登就职“满月”:政策“复位”中的紧急与审慎
中新社记者 陈孟统
自美国总统拜登1月20日宣誓就职已已往一个月。无论内政照旧外交,拜登政府都展现出试图消除前任政策影响,尽快填补治理“真空”的危机感和紧急感。
毫无疑问,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拜登工作的重中之重。入主白宫首日签署的第一份行政令、第一次脱离华盛顿的视察地,分别是口罩令和疫苗研究中心。白宫官网显示,停止2月17日,拜登就职以来共签署32份行政令,其中与疫情相关的占1/3。

图为美国总统拜登在华盛顿白宫椭圆形办公室签署行政命令。
在拜登宣誓就职的前一天,美国新冠肺炎死亡人数破40万,感染人数超2400万。停止20日,这两项数字分别已达49.5万和2800万。只管美国疫情曲线近一个月来逐步和缓,但疫苗供应和接种能力不敷、变异新冠病毒等都将为拜登的“抗疫百天筹划”制造难题。
“戴上口罩,美国。”为招呼美国民众,拜登甚至全程戴口罩发演出讲。对于抗疫预期,他亮相审慎:“我不能告诉你这场危机何时能竣事,但我们正尽一切大概让这一天早日到来。”
如果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NPR)的统计无误,拜登已凌驾富兰克林·罗斯福,成为自1933年以来上任首月签署行政令最多的美国总统。但相比之下,白宫官网的立法效果栏却只有一条立法动议。被称为“美国救济筹划”的1.9万亿美元疫情纾困法案,依然在国会山停滞不前。
美国舆论认为,疫情纾困法案具有在新立法周期“试温”府院关系的标志意义。拜登的其他重点施政议程,还包罗气候变革、移民政策、医保、种族等,险些每一项都是美国内政的传统争议点。美联社说,“拜登可以大笔一挥,取消特朗普的政策”,但想要推动治理体系真正的厘革必须得到国会支持。
在对外政策上,拜登告别“美国优先”的孤立姿态,展现出“美国归来”的战略意图。上任之初,他即宣布美国重回世卫组织和睦候变革《巴黎协定》,并表达将积极参加抗击新冠疫情的全球相助。
无论是在国务院和五角大楼发表的政策发言,照旧面向大西洋对岸的欧洲盟友,“美国返来了”都是拜登通报的明确信号。
面对大国竞争,拜登政府快速与俄罗斯续签《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但在乌克兰等问题上展现对俄强硬姿态。拜登在慕尼黑安全集会的发言中提到了“为与中国的恒久战略竞争做准备”和“应对俄罗斯的威胁”等问题。他说,“这并不是东西方之间的争斗,也不是我们想要辩论”,“我们绝不能回到暗斗时期那种截然对立和僵化的局面。”
《华盛顿邮报》指出,相比于内政领域明确的优先事项,全世界仍在观察拜登政府如何应对美国在外交领域的一些“早期测试”。“他也需要向世界表明,自己不是一个容易被说服的人。”
除了密集的内外政策调解,拜登还不得不面对前任“遗留问题”的干扰。针对前总统特朗普的二次弹劾案审判一连近一周。这不但抢占媒体头条,而且牵扯国集会员大量时间精力。拜登疫情纾困法案谈判和特朗普二次弹劾案在参议院议程“撞车”的局面,被民调专家佐格比形容为“两头大象共挤一室”。
“4年来一直缺失的东西又返来了:这一个月过得就像一个月。”MSNBC的一篇专栏文章如是评价拜登施政“满月”。文章说,拜登政府险些完全没有前届政府的“戏剧性”,但在政府如常工作的背后,却是一种“摆脱和不安的团结”。
根据美国政治分析网站“FiveThirtyEight”的统计,拜登上任首月的民调支持率在53-55%之间浮动。新政“蜜月期”可谓不温不火。只管希望自己的内阁团队“从履新第一天就能马上投入工作”,但拜登提名的15名内阁部长人选,获国会批准的尚未过半。
民意分歧依旧,国会掣肘不减。抗疫之后,拜登将如何兑现自己在就职演说中一再命令的“团结”愿景?瞬息万变的国际局面,如同得州稀有的冰风暴一般,又会留给美国新政府多少主动作为的空间?
对于拜登来说,答案在时间里,时间也是挑战。(完)
来源:
https://www.sohu.com/a/451720723_123753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