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 熊超然】本年2月底,一封匿名检举信把“强奸”指控对准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的内阁成员、澳总查察长克里斯蒂安·波特(Christian Porter),澳政界随后更是掀起一场关于性侵丑闻的“大地震”。
据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法新社(AFP)等外媒3月29日报道,为稳定目前丑闻缠身的政府局面,总理莫里森对其内阁成员举行了一系列调解。在这其中,颇为引入关注的是内政部长彼得·达顿(Peter Dutton)将进入国防部,转任国防部长一职。
法新社将达顿称之为澳政界的“鹰派人物”(hawkish),特别是在对华态度上十分强硬,比年来他曾就“网络攻击”、“知识产权”等议题攻击中方,并污蔑“一带一路”倡议。别的,他在国内也时常放肆抨击反对者,近期还曾和邻国新西兰就“移民罪犯”大打口水战。
ABC报道截图
据ABC报道,因受波特“强奸”指控和后续一系列国会性丑闻影响,为稳定局面,总理莫里森29日宣布对其内阁举行改组,波特将不再担当澳总查察长一职。
除了这一调解,因前雇员称遭男同事强奸,国防部长琳达·雷诺兹(Linda Reynolds)也将去职,接替她的将是内政部长达顿,而内政部长一职则将由工业、科技部长卡伦·安德鲁斯(Karen Andrews)接任。ABC形容,此番摇身一酿成为国防部长,这是达顿“梦寐以求的脚色”。
对于达顿其人,法新社则称其为澳政界的“鹰派人物”,作风强硬。现年50岁的他在投身政坛之前,曾是昆士兰州的一名警官。2018年,野心勃勃的达顿曾在自由党党内“逼宫”前总理马尔科姆·特恩布尔(Malcolm Turnbull)下台,但由于被认为过于守旧,他未能升任党魁及总理。
法新社报道截图
报道称,自那以后,达顿一直致力于确保自己掌握强大的内政体系,将联邦警员、边防队伍和特工情报机构会集在统一的“国家安全掩护伞”之下。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国际安全与情报研究教授约翰·布拉克兰德(John Blaxland)认为,国防部长将是其政治生涯的一块“天然垫脚石”。
“澳大利亚最好斗的政治家之一,执掌一个专注于应对中国崛起的部门。”法新社指出,达顿是澳大利亚八年来的第六位防长,预计他在接任该职后将增强部队能力,以更为强硬的态度应对中国。
报道称,比年来中澳两国关系连续恶化,而达顿则多次宣称中国对澳大利亚发动了所谓“网络攻击”,并“偷取知识产权”。同时,他还声称“一带一路”倡议是一个“非常真实的威胁”。
去年5月,达顿还曾和时任美国国务卿蓬佩奥沆瀣一气,污蔑“一带一路”。他妄称“一带一路”是中国政府的宣传计谋,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与中方签署“一带一路”协议缺乏透明度,中国代价观与澳大利亚的差别云云。
针对达顿等人污蔑“一带一路”的言论,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去年5月25日曾回应称,中方同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开展乐成的互助实践,是双方从增进民众福祉出发,经友好协商后共同确定、实施的,完全公道正当、光明正大。
资料图:彼得·达顿 图自澳媒
除了对华强硬,达顿在其他地方也不是“善茬”。法新社指出,在长达20年的议会生涯中,达顿曾放肆抨击自己的反对者,而在对待邻国新西兰方面,他最近也激怒了澳大利亚的这一“亲密盟友”。
3月上旬,澳大利亚依照其签证新规将部门涉嫌有“犯罪记载”的人员驱逐回新西兰,其中还包罗一名15岁未成年男孩,一系列事件引发两国政府官员之间的一场骂战。
其时照旧澳内政部长的达顿称,将这些人驱逐出境是“把垃圾扔出去”,以确保国内安全。新西兰新冠疫情应对部长克里斯·霍普金斯(Chris Hipkins)则回手称,是澳大利亚在向新西兰出口他们的“垃圾”,因为这些人的犯罪行为发生在长时间居住的澳大利亚。
而新西兰外交部长纳娜亚·马胡塔(Nanaia Mahuta)则认为,达顿的言论只会诋毁他自己的声誉,他需要对自己的性格举行反思。同时,她还表现,澳大利亚政府也应该就如何描述这些遣返人员回新西兰一事举行反思。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来源:
https://www.sohu.com/a/458000111_115479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