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3月25日消息(记者杨祎)比年来,部分小额贷款公司发放针对在校大学生的互联网消费贷款“校园贷”,引诱大学生太过超前消费,导致部分大学生陷入高额贷款陷阱,产生了恶劣的社会影响。

新闻通气会现场(图片泉源教导部官网)
针对这种情况,3月24日,教导部召开新闻通气会,会上教导部财政司司长郭鹏强调,小额贷款公司不得将大学生设定为互联网消费贷款的目标客户群体,不得针对大学生群体精准营销,不得向大学生发放互联网消费贷款。提出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可开辟针对性、差异化的互联网消费信贷产物,但要严格限制同一乞贷人贷款余额和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总业务规模,严格贷前资质审核,落实大学生第二还款泉源。
郭鹏表现,严防死守不良校园贷是维护大学生权益的关键手段。首先是创建联防联控机制、形成协力。高校要主动配合公安部分、金融羁系部分,定期开展不良校园贷摸排工作。同时,还需创建实时预警机制。
郭鹏指出,要切实流通正规校园信贷渠道,用“良币”驱逐“劣币”。各高校要正视大学生公道信贷需求,主动对接银行机构,配合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有针对性地开辟完善手续便捷、利率公道、风险可控的高校助学、培训、须要消费等金融产物,满足大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等需求。
比年来,教导部高度重视校园贷对学生的危害,除了预防管控金融渠道外,着力强化正面宣传教导,扎紧学生心理防线,让非法分子无机可乘。
教导部思政司副司长张文斌表现,要强化观念引导,联合新生入学教导、开学仪式、主题党团日等运动,通过录制高校党组织“仪式育人”示范微党课等形式,组织编排展演一批以勤俭节省为主题的校园文化作品,为学生报告勤俭节省故事、传统美德故事,引导广各人生树立公道消费、理性消费、科学消费的正确观念;还应强化实践养成,将培养学生勤俭节省习惯作为文明校园创建的重要内容,增强养成教导和劳动教导,引导学生真切体验劳动的艰苦、产业的来之不易、节俭的重要,培养学生受苦耐劳、费力朴素、公道消费的优良品质。
张文斌透露,下一步,教导部将指导各地各高校对峙标本兼治、完善长效机制,进一步增强学生金融知识教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来源: https://www.sohu.com/a/457265129_362042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