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25|回复: 0

苦难和新生——西藏翻身农奴影像档案:尼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3-19 15:20:0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华社照片,拉萨,2021年3月19日
苦难和新生——西藏翻身农奴影像档案:尼玛
3月19日,尼玛(中)和女儿、外孙在自家房前合影。
本年76岁的尼玛,是西藏山南市琼结县下水乡久河村的村民,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久河卓舞”传承人。
“久河卓舞”是藏族传统舞蹈文化中比力特殊的一门艺术,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汗青。1959年西藏民主改革以前,尼玛全家人都是斯沃家属的农奴。尼玛老人从记事起就开始为斯沃家属放牛、放羊、种地,还要通过“卓舞”演出替斯沃家属向日吾德庆寺纳税。
在旧西藏,“卓舞”带给老人的是无尽的痛苦。“那时候学‘卓舞’是为了向日吾德庆寺纳税。为了演出需要,‘卓舞’演员都要留长头发,而有些年轻人为了不再遭受这种痛苦,会偷偷把自己的头发剪掉,‘卓舞’老师便把这些人抓起来鞭打。”尼玛老人说。
西藏民主改革后,翻身得解放的尼玛通过传承和发扬“卓舞”,过上幸福的生活。他继承起“卓本”(领舞者)的脚色,控制着整个舞蹈动作和节奏。如今在久河村,尼玛老人已先后培养了80余名学生,并组建卓舞队,领导“久河卓舞”登上了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的殿堂。队里的年轻队员们常常外出演出,看法到更大的舞台,卓舞演出也成为久河村脱贫致富的重要手段。
现在,尼玛老人和女儿、女婿及两个外孙住在宽敞明亮的藏式二层楼房内。闲暇之余,尼玛老人还教外孙次仁顿珠跳“卓舞”,希望小外孙能将“卓舞”传承发扬下去。
新华社发(阿伦 摄)

这是尼玛老人肖像(2020年7月1日摄)。
新华社记者 普布扎西 摄

尼玛穿着“久河卓舞”的演出服留影(2020年7月1日摄)。
新华社记者 孙非 摄

尼玛(中)和门生们在演出“久河卓舞”(2020年7月1日摄)。

“久河卓舞”传承人尼玛(中)在琼结县下水乡小学举行教学演出前的准备工作(2020年7月2日摄)。

尼玛在照看自家的牲畜(2020年7月2日摄)。

这是3月19日拍摄的尼玛老人的身份证。

来源:https://www.sohu.com/a/456372071_267106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免责条款|石狮论坛 ( 闽ICP备15001810号-1|闽公网安备 35058102000177号 )

GMT+8, 2025-4-22 20:55 , Processed in 0.156415 second(s), 9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