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雨随风 发表于 2016-12-8 16:53:42

在石狮城隍庙旁边有幢三层高的房子 你知道它背后的故事吗?

   在石狮城隍庙西侧有一个不到30平方米的果店,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这座三层高的房子在上世纪70年代是一家锡器厂。这里曾经有什么故事呢?日前,记者前往老街寻访。http://upload.mnw.cn/2016/1207/1481093157395.jpg  锡是“五金”(金、银、铜、铁、锡)之一,其具有质地柔软、熔点低、展性强、塑性强等特性,主要用于制造焊锡、镀锡板、合金、化工制品等。  位于石狮城隍庙旁的这家锡器厂是做什么的呢?这家厂给当时的人带来什么影响呢?据了解,这家锡器厂成立于1972年,是一家集体所有制企业,为当时石狮唯一一家锡器厂,主要制作果合盘、礼品祝(用来装酒的酒壶、酒杯)、烛台、案头灯、香炉以及茶罐,不少产品主要摆设于厅堂、寺庙、宗祠大厅等地。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民生活方式改变,如今这些工艺品已经很少见到了,大多被塑料、电子产品所代替。http://upload.mnw.cn/2016/1207/1481093157353.jpg  “1972年,我18岁就到里头当学徒,后来成了做锡器的师傅,我擅长做锡器茶罐的罐塞。”当年在该锡器厂当师傅、今年60多岁的施性宜介绍道,“做锡器要先把锡块融化,打成锡片,再进行焊接、抛光、雕刻、磨光、上过光器。当时,这些步骤全部靠手工完成,没有机器操作。”施性宜回忆说:“怎么证明做的茶罐塞是否合格?只需把做好的茶罐塞放在茶罐口上往下一压,如果茶罐塞马上能弹回并发出一个响声,就证明这个锡器的茶罐塞是合格的。”他说,当时,厂里的茶罐塞几乎都是他做的。“男女分工明确,男的一般做初坯之类的活,女性主要从事雕刻或抛光。男的工资24元,女性工资21元。”施性宜师傅回想起当年的情景,20来个人挤在不到100平方米的房子里做工。  锡器模型做完后,需要磨光,当时又是用什么来抛光呢?“用‘乌贼草’磨。磨光需要水,而这个水是有讲究的。师傅要求只能用当时宽仁有名的葱井水来磨光。”施性宜说,“这样磨光后的锡器相比用其他地方的井水会更亮一些。”  因为纯手工制作,所以每天的产量很低,平均下来每人每天就只做一个器件。到上世纪80年代初,有了机器,产量增加了不少。据介绍,后来,石狮这家锡器厂与厦门一家外贸公司合作,生产的锡茶罐出口到了国外。  到了上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石狮服装开始兴起,大家纷纷摆摊卖服装。后来,1985年时,施性宜也转行,做起了服装生意。因为订单越来越少,上世纪90年代初锡器厂倒闭了。  “由于用锡器装茶最能保存茶的味道,现在我家的茶叶都还是用这种锡茶罐装的。”施性宜说。虽然锡器厂倒了,过去的那些锡器也少见了,但那个年代的印记仍然留在不少人的记忆中。本文来源:闽南网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在石狮城隍庙旁边有幢三层高的房子 你知道它背后的故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