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心协力建包钢,“钢铁元老”两次支援
https://p4.itc.cn/q_70/images03/20210315/1b0920a8a67b43ca940aa47ef3ea3e90.jpeg1959年,“钢铁元老”胡兆森在全国群英会上与刘少奇握手。图左侧有掏粪工人时传祥、青年突击队长张百发和人民邮递员罗淑珍。(“全国群英会”全称为“全国工业、交通运输、根本创建、财贸方面社会主义创建先进团体和先进生产者代表大会”)图片由被访者提供
“齐心协力建包钢”,这段上世纪50年代的韵事,习近平总书记3月5日在加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集会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再度提起。
包头钢铁是在荒野里白手起家的。“一五”操持,国家提出创建三大钢铁中心,其中一个就选在了内蒙古包头,这是在少数民族地区创建的第一个钢铁企业。然而,其时的包头工业底子太单薄,要创建一个大的工业基地谈何容易?
其时的“共和国第一钢厂”鞍山钢铁,一度向各地输送了大批援建人员。厥后被称作 “钢铁元老”的胡兆森就是支援包钢的人员之一。支援包钢前,胡兆森是鞍钢的青年技能突击队队长。
胡兆森之子、国务院参事室公共政策研究中心理事长胡本钢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父亲两次支援包钢。第一次在1955年,父亲加入包钢初建时的炼铁高炉设计和创建,第二次是在1959年。
“父亲一谈起钢铁事业就特别自豪。” 胡本钢说,他和兄弟们的姓名也都源自父亲工作过的足迹,1959年出生的二哥就叫胡包钢。
1958年年末,创建中的包钢遇到设备、质料供应不敷的问题,时任内蒙古自治区主席乌兰夫在中共八届六中全会上报告了这一问题。党中央高度重视,决定把包头地区作为国家扶持的重点,并多次召开专门集会研究包钢问题。
1959年1月19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提出了“包钢为全国,全国为包钢”的标语。一时间,全国上下掀起了一股支援包钢创建的热潮。
胡本钢回想,1959年,包钢的第一座焦炉因鼓风机问题无法投产,包钢的苏联专家调试了3个月仍无法办理。包头市非常着急,冶金部指示借调其时在石景山钢铁厂工作的胡兆森再次支援包钢。胡兆森第二次抵达包钢后,包头市委一位副书记陪他和包钢相关人员一起研究,找问题。颠末十昼夜苦战,一次试车乐成,投入生产。
厥后,包钢又请胡兆森办理中央氛围压缩站中苏联新压缩机产物的问题,这是1958年遗留的老问题。胡本钢说,父亲善于倾听现场人员的意见,他和本地师傅们认真研究,颠末四次试运,最终办理了问题。包钢曾赠送一面红旗表彰胡兆森,“打虎英雄、技能超群”。
1959年9月26日,包钢一号高炉流出了第一炉铁水,比操持提前了一年时间。
在胡本钢看来,“齐心协力建包钢”的背后,显示出其时全国一方需要、八方积极支持的创建格局和理念。国家注重培养骨干和队伍,原冶金部则有机动的、精悍的、术有专长的技能队伍和技能骨干名单,能够实时配置、支援各地,办理难题。
如今,在众多重大工程领域可见“包钢为全国”的效果。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张艺 泉源:中国青年报
来源:https://www.sohu.com/a/455633094_119038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