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度差,超5成受访者不愿用纸吸管
晨报记者 李晓明昨天,长三角消保委同盟发布《长三角禁限塑新规消费侧研究陈诉》,显示仅有32.5%的消费者去超市购物会自带购物袋,另外有56%的受访者不愿意使用纸质吸管。践行限塑新规,还需各方协力,买通堵点。
2020年1月,国家发改委和生态情况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增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意见明确,到2020年,率先在部门地域、部门领域克制、限制部门塑料制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和安徽省都在2020年相继出台了史上最严的禁限塑新规,着重强调塑料制品的源头减量、循环使用、再生使用和环保处置处罚。
为了解禁限塑新规在长三角消费领域的落实情况,长三角消保委同盟从2020年12月-2021年2月开展了长三角禁限塑新规消费侧专题调研。四地消保委组织近千次实地消费体察、开展线上线下逾万名消费者问卷观察,分析研究痛点堵点问题,并给出相关发起。
观察表明,长三角受访者中知道“禁限塑”的比例高达92.9%,表现非常支持或比力支持“禁限塑”的比例也高达90.1%。
只管知晓率很高,但是消保委的在调研中也发现,消费者在践行禁限塑令方面,也存在着纸吸管无法取代塑料吸管等一些堵点。
上海市消保委副主任兼秘书长陶爱莲指出,切实提升消费者对于禁限塑新规的明白度和执行力。一是从“概念导入”到“知识普及”进一步加大对禁限塑新规的宣传力度,要让消费者掌握禁限塑必备的知识。二是根据禁限塑新规每个阶段的要求,让消费者知道禁限塑会带来日常生活的哪些新变革,自己该如何配合。三是社会协同引导和鼓励消费者养成“自带购物袋”、“不使用塑料一次性餐具”等消费习惯。
堵点1
自带购物袋习惯尚待养成
观察显示,长三角受访者中对“禁限塑”的知晓度到达了92.9%。但涉及到详细问题,“搞不清、看不懂”的情况照旧较为普遍。本次消费者观察对于禁限塑新规根本知识做了简单测试,能够完全答对的受访者不到2.5%。
同时,消费者的限塑习惯也尚待养成。观察显示,在禁限塑新规实施前,仅有14.5%的受访者去菜场买菜时会自带购物袋,去超市购物时会自带购物袋也只有32.5%。思量到长三角都会消费者工作生活节奏较快,许多消费者购物买菜都是在上下班路途中完成的。
因此,消费者随身携带购物袋的习惯养成,一方面靠“禁用”倒逼,另一方面还需要各方协同积极引导。
堵点2
纸质吸管得不到认同
随着“限塑令”生效,不少商家用可降解的产物替代了塑料制品,但简单替代无法覆盖纷繁复杂的消费场景和消费需求。
以商场超市提供的无纺布环保袋为例,观察显示:76.4%的长三角受访者表现家中有环保袋。其中凌驾五成的家庭有8个以上的环保袋。但42.6%的受访者表现因为无纺布环保袋“质量差”、“难看”而不会在外使用。更有近三成的受访者表现,会把无纺布环保袋直接用作垃圾袋。
另外,纸吸管无法替代塑料吸管成为行业痛点。有行业统计表明,在我国一次性吸管每年会产生三万吨塑料垃圾。对塑料吸管的禁用势在必行,但替代品纸质吸管因为体验度差而得不到消费者的认同。
观察表明,56.0%的长三角受访者不愿意使用纸吸管。因此,有专家发起饮品店就要改变产物包装,改为带吸口的杯盖,大概改变饮品配方,让消费者不消吸管仍然能得到很好的口感。
堵点3
可降解产物市场竞争无序
另外,可降解产物市场存在的无序竞争,也成为一大堵点。
上海市质量监督查验技能研究院工程师石鎏杰先容,可降解塑料可以分为生物分解、光降解、热氧降解、可堆肥降解等。每种范例适用的标准、生产工艺和本钱都不一样,降解水平差异也非常大。只管降解水平高的产物理论上应该被优选使用,但在市场竞争中差异降解水平的产物同为“可降解塑料袋”,本钱和代价成为最主要的竞争因素。可降解产物市场大概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
专家还指出,当前大量产能转向可降解塑料制品,检测成为堵点。如生物可降解塑料的正规检测时间长,通常检测周期要3-6个月,且费用较为昂贵。如果采取快速检测,仅能检测塑料制品的身分。而塑料中含可降解的身分与塑料是否可降解却无一定关联。
别的,小商家和消费者在采购可降解塑料袋中也遭遇能力不敷的逆境。商场、超市和大饭店一般会直接向生产企业定制,而小商家和消费者只能通过网络等渠道购买。课题组通过几个网络平台的检索发现,“可降解塑料袋”产物许多,印着差异的“可降解”标识,代价差异度也非常大。由于缺乏可比力的信息,小商家和消费者都无从判断和选择。
作者:李晓明
来源:https://www.sohu.com/a/454963110_162758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