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大省”江西的乡村振兴之声:土地、财产、人才是关键
https://p7.itc.cn/q_70/images03/20210310/89f794c67bcb413999c6883def48ed9a.jpeg图为在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水北镇,村民正在举行早稻育秧作业。航拍画面中,每一块田地各有色彩,农田阡陌如调色板。(资料图) 赵春亮 摄
(两会观察)“农业大省”江西的乡村振兴之声:土地、产业、人才是关键
中新网北京3月10日电 题:“农业大省”江西的乡村振兴之声:土地、产业、人才是关键
记者 李韵涵
乡村振兴,怎么振?怎么兴?2021全国两会召开期间,来自“农业大省”江西的代表、委员围绕土地、产业、人才等方面纷纷发声。
中部省份江西位于长江中下游流域,粮食总产量一连8年稳定在430亿斤以上。2019年,江西乡村常住人口达1986.8万人,占总人口比重42.6%,是名副其实的“农业大省”。
https://p5.itc.cn/q_70/images03/20210310/d06973fe993d47739be0c5c7affb668d.jpeg
航拍位于江西省鹰潭市月湖区的X002县道(梅里路),农村公路穿梭金色稻田和秀美乡村,行走中的车流与乡村美景,构成一幅美丽的乡村动脉画卷。(资料图) 刘占昆 摄
耕地不能拔“牙齿” 严格控制非农创建占用耕地
“破解用地瓶颈、化解用地难题,可以说是广大新型农业谋划主体最为期盼管理的问题之一。”全国政协委员、江西省农业农村厅厅长胡汉平发起,从国家层面按照不少于5%新增指标,以省为单元单列新增乡村产业创建用地。
别的,胡汉平还发起,应优先保障农产物加工流通、农村休闲观光旅游、现代农业产业园、电子商务等乡村产业用地需求。
全国政协常委、江西省政协副主席刘晓庄表现,要接纳“长牙齿”的硬步伐,落实最严格的耕地掩护制度,严禁违规占用耕地和违背自然规律绿化造林、挖湖造景,严格控制非农创建占用耕地,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
刘晓庄说,要改变高度依赖农药化肥的生产方式、提倡乡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处罚,防止造成大面积土壤情况恶化和农村面源污染。
https://p9.itc.cn/q_70/images03/20210310/041861c8551a45e9ab651480635673ef.jpeg
航拍江西井冈山黄洋界脚下的井冈红神山茶基地。(资料图) 刘占昆 摄
产业不能搞“扎堆” 使用互联网推广乡村产业
在刘晓庄看来,产业不能搞“扎堆”,产业发展应因地制宜,抓住差别地区、差别乡村资源天禀的特性,宜鱼则鱼,宜果则果。在丰富乡村产业形态底子上,通过村民长处共享,增强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的后劲,不能只抓一点不及其余,搞吃力不讨好的“千村一面”同质化。
全国人大代表、江西鹰潭贵溪市樟坪畲族乡党委书记雷燕琴亦认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是巩固拓展脱贫结果、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关键之举。可以鼎力大肆发展以油茶、白茶、食用菌为主的传统农业产业,壮大村团体经济,动员更多的农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
作为来自江西井冈山乡村的下层代表,全国人大代表、江西井冈山茅坪乡神山村党支部副书记左香云认为,要借助互联网更好地去推广乡村产业,包罗在乡镇搭建网络平台对农产物举行统一包装、统一服务、统一宣传,更好地助力乡村产业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区新合镇党委委员、武装部长李嘹亮是一名“85后”大学生村官,他发起增强数字化底子设施创建力度,推进农产物标准化、规模化和品牌化升级,借助互联网平台的数字化气力,资助农产物实现优质优价,动员当地农民增收。
https://p3.itc.cn/q_70/images03/20210310/61ac5bde34974355a9670e5e024a26a1.jpeg
在江西德兴,返乡创业、加入农村电商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多。(资料图) 刘康 摄
教导不能摆“姿势” 引导高技能人才“回流”“下乡”
作为江西省规模最大的农业企业的“掌门人”,全国人大代表、正邦团体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印孙认为,应培养和支持与乡村产业发展需求、农业经济结构相适应的乡村企业人才,引导高技能人才“回流”“下乡”,资助发展“三农”。
“农村电商在快速发展的过程当中,也出现了农产物销售困难、复合型高端电商人才匮乏、农业产业社会化服务不完善等问题。”李嘹亮发起,应将“淘宝村”、网络直播培训纳入地方商务和农业农村系统的培训范畴。
别的,刘晓庄还发起,应推动城乡西席公道流动和对口支援,为乡村学校定向培养留得下、稳得住的一专多能西席,让更多优秀西席愿意留在乡村任教。(完)
来源:https://www.sohu.com/a/454992435_123753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