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省携手共建,打造全国经济新增长极-----三湘都市报数字报刊
“十四五”开局之年,加快推进长江中游都会群发展,成为中部崛起最有力的脉动。长江中游都会群是以环长株潭都会群、武汉都会圈、环鄱阳湖都会群为主体形成的特大型国家级都会群。
全国两会期间,湖南代表团以代表团名义提出发起,部门住湘全国政协委员拟提交联名提案,同声号令将长江中游都会群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并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努力打造全国经济新增长极。与此同时,湖北、江西两省代表委员也在为“加快推进长江中游都会群一体化发展”共同发声。
3月7日,湖南日报团结湖北日报、江西日报,邀请湘鄂赣3省代表委员聚焦长江中游都会群建立,谈机会、话相助、谋良策。
谈机会
加快一体化发展正逢其时
长江中游都会群,是中国经济地理中心,是中部地域崛起的焦点引领地域。
“都会群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株洲市市长阳卫国说,政府工作陈诉提出,要优化区域经济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都会群财产协调发展,对于提升财产链现代化水平,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至关重要。当前,“十四五”开局起步,加快推进长江中游都会群一体化发展正逢其时。
全国人大代表、武汉大学副教授刘江东认为,目前,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成渝都会一体化发展全面提速,发起将长江中游都会群一体化发展提升为国家重大区域战略,为落实长江经济带发展和中部地域崛起提供重要支撑。
“财产转移的大配景下,国家重要财产分布应逐渐从沿海向中西部转移。”全国政协委员、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副校长徐景坤认为,长江中游都会群是承接重要财产转移的最理想区域之一,只有加快一体化发展,才华更好地吸纳国家重要财产落户。
话相助
湘鄂赣省际协作显著增强
近几年,湘鄂赣省际协作显著增强。刘江东先容,武汉、长沙、合肥、南昌共同搭建了长江中游都会群省会都会相助交换平台,一年一会商,已举行八届会商会、七次协调会,共同签署了《武汉共识》《长沙宣言》《南昌行动》等一系列重要框架协议和详细相助文件,动员相邻12个观察员都会到场相助,不绝拓展相助的领域和范围,“沿江连片”发展的新格局已现雏形。
“株洲作为长株潭都会群重要组成部门,积极融入长江中游都会群,人员互动增多,经贸相助提效,产学研互融加深,文旅互通加快,相助交换成效显著。”阳卫国一一举例:株洲芦淞市场群的10万从业人员中,约三分之一是湖北人;武汉地铁3号线、7号线、11号线等线路的牵引系统用的是株洲的产物;株洲与武汉地域近10家高校和科研院所签订了相助协议,推动校企实施了一批产学研项目;株洲与江西萍乡、吉安等地共同举行了中国赤色旅游文化节、“赤色影象”旅游等运动。
“在江西,经常能看到湖南湘莲、武汉周黑鸭等特色产物。”徐景坤说,比年来,湘鄂赣三省经贸相助、旅游协作、文化交换势头强劲,三省科技教诲领域的相助也越来越密切。
谋良策
共促一体化建立再上新台阶
下一步,湘鄂赣三省如何携手加快长江中游都会群一体化发展?
阳卫国发起,在国家层面建立长江中游都会群一体化工作领导小组,省级层面创建联席集会制度,定期协商办理都会群一体化的重大问题。对“十四五”规划涉及都会群一体化的重大事项、重点项目举行研究梳理,制定出台行动方案,每年明确落实一批详细事项,更好地将发展规划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刘江东同样发起,在国家层面建立领导小组,指导推动长江中游都会群在根本设施、财产协作、市场、公共服务、生态情况、对外开放等领域一体化发展。
徐景坤则认为,可充实发挥长江中游都会群科技和交通优势,湘鄂赣3省可组团争取第5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落户。同时,发挥高铁网络密集的优势,沿高铁线建立一批高铁特色小镇。武汉、长沙也可鉴戒南昌,将高铁站建到飞机场,让人员和货品流通更加便捷。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刘燕娟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杨宏斌
江西日报记者 张武明
来源:https://www.sohu.com/a/454628342_118779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