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特写:57年前的一次善举 凝结两家三代友谊
央广网浮梁2月25日消息(记者王一凡 通讯员黄湘国 董斌)“57年前,要不是妹妹一家的收留,我们一家大概会冻死或饿死在路上,他们的大恩大德,我们全家没齿难忘。”追念起这段往事,本年78岁的檀杏花老人,十分冲动的对记者说。2月24日上午,在江西省浮梁县经公桥镇岐田村小港组,响起了一阵阵清脆的鞭炮声。檀杏红老人带着兄弟、儿子、孙子等三代人来给该村的朱家友全家拜年。中午,朱家友备了一桌丰盛的饭菜,来招待他们。席间,两家人谈笑风生、频频举杯,表现要将这个友谊一代代传下去并发扬光大。
他们的话语间布满着亲情和友情。这原本非亲非故的两家,为什么这么情深意长?话还要从57年前朱家友岳父李万年的一次善举说起。
1964年,春节刚过,其时才18岁的檀杏红与父亲、丈夫抱着刚满8个月的儿子去安徽省望江县的娘家走亲戚。当天,他们凌晨六点从浮梁县兴田乡朱家村董家步行出发,走夏田、过潭口、经龙潭、穿柏林、插花庙,一路翻山越岭,当走到经公桥镇岐田村的小港组时天就已经黑了,一行人饥肠辘辘、精疲力竭,遂决定在路边的村民家里借宿,第二天再继承赶路。
沿路问了几家,都因生活艰巨被婉拒,当他们抱着最后一线希望敲开李万年家的大门时,开门的李万年了解到他们的来意后,二话没说就把他们迎进了家门。递水倒茶、热情相待,将他们简单安顿后,立刻嘱咐女儿生火做饭,把能吃的东西都端上来,自己则忙着为他们准备火炉、搭床铺。不一会儿,年仅11岁的大女儿李仙叶和小女儿李金叶娴熟地为客人们端来炒年糕宁静时舍不得吃的鸡蛋,待客人填饱肚子后,又端来洗脸水安排他们休息,使他们感受到了家一样的温暖。
这一夜,而檀杏红与李仙叶、李金叶姊妹俩挤在一床,三人家长里短唠嗑到深夜,从姊妹俩口中得知:李万年因为家景贫寒,妻子已离家出走,三十岁的他独自拉扯俩女儿长大,平时都是把红薯玉米当饭吃,有时是吃了上顿没下顿,生活极其艰巨。在如此困难的情况下,仍能为他人着想,真的难能难得!
这一夜,檀杏红久久不能入眠。
越日,檀杏红一行人早早起床准备赶路,没想到外面一片银装素裹,皑皑大雪已经封了门路,无法出行。李万年又热情挽留一行人在家住了两天,好生招待,直到雪停路通才让他们赶路。同时,为了减轻他们走路带小孩的负担,李万年还主动用大板车送他们一家人到安徽东至县木塔,往返50多华里。到达木塔乡时,当一行人拿出粮票和钱要付住宿和炊事费时,李万年说什么也不肯收,推起板车就踏上返家的路……
俗话说,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受到李万年一家热情的款待后,檀杏红一家铭记在心,多年来一直想借时机寻找恩人来报酬她们。
但是,其时人人都在忙于生计,加上交通和通讯不方便,特别是往返望江县改道湖口搭船,所以这个愿望一直没能实现。随着年龄地不绝增大,感恩的念头日益强烈,2001年,檀杏红与丈夫董松林专程来到小港组寻找37年前曾经资助她们一家度过难关的恩人李万年。可叹的是,她们日思夜想的恩人在1995年就因操劳过分去世,只见到李仙叶和李金叶俩姊妹。
https://p0.itc.cn/q_70/images03/20210225/a58d3b06f0e44f7ebb785039e77098df.jpeg
其时照旧十多岁的丫头片子,如今都已经是膝下儿孙满堂,两家人一晤面,相拥而泣。从那次晤面后,两家就立下约定:这个友谊不但在我们这一代要传承下去,而且我们的儿子和孙子都要保持这种友谊,要把这个故事讲给子孙子女听,要让非亲非故的两家世代保持这种感情稳定。檀杏红老人还主动召开家庭会,告诫子孙要知恩图报,学会感恩,每年正月要去恩人家拜年,要像亲戚一样相互来往。
檀杏红老人的孙子董彦君高兴地说:“我作为孙辈,奶奶的故事感动了我。以后我不但要把两家的友谊传承下去,而且要做一个乐善好施、助人为乐的人。”
在村民眼中,李万年心地善良、忠厚天职、乐于助人,在村里当管帐公道正派、经心尽责,是村里公认的好人。李万年68岁的上门女婿朱家友自1976年与李仙叶完婚后,就传承了岳父乐善好施、乐于助人的家风,勤俭持家、团结邻里,把村里的事当做自己的事,全力以赴为村民办实事,在每年只有一千多元象征性补贴的情况下,一连当了43年的村小组长,配合村里做好村里的各项工作,比年被村或镇评为优秀共产党员。朱家友告诉记者:“岳父的行为值得我们子弟学习。我要以他为模范,做好自己的工作,当村民的贴心人。”
曾子曰:“人而好善,福虽未至,祸其远矣。”如今朱家友儿孙绕膝,家里盖了两层楼房,生活幸福和美。岐田村党支部书记方孙福告诉记者:“李万年是我们身边实实在在的范例,虽然已经去世,但他助人为乐的精神和良好的家风值得全村人学习。我们要大力大肆弘扬这种精神,为建立美丽、幸福的岐田做出自己的贡献。”
来源:https://www.sohu.com/a/452622696_362042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