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启示录 发表于 2021-2-25 10:55:00

山东:锁定“老病残”,生活展新颜

停止2020年底,山东脱贫享受政策的190.2万人中,60岁以上老年人、患慢性病和大病、残疾人占74.1%,弱劳动能力、半劳动能力、无劳动能力的占77.5%。“老病残”,是脱贫攻坚的坚中之坚,也是最难啃的“硬骨头”。
比年来,山东聚焦聚力“老病残”等特困群体精准脱贫,对峙政府主导与社会到场相团结、政策扶持与市场运作相团结、促进脱贫与资助解困相团结,综合施策细腻操纵,下足“绣花”功夫,确保老有所养、病有所医、残有所助,让特困群体和全省人民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精准帮扶因人施策,确保特困群体能脱贫
“多亏有这么好的扶贫政策,让俺能靠自己的劳动脱贫。在俺家这个玻璃贴花小站点里,有好几个贫困户一起干活儿呢!”说话间,沂源县南麻街道雕崖村村民逯厚一手里不绝地整理着刚进的货。
本年50岁的逯厚一是建档立卡贫困户,肢体二级残疾,不能从事繁重劳动,大女儿上大学,儿子上初中,家庭很困难。当地政府帮他引进玻璃贴花项目,使用他家空闲的两间房子,建起“小微扶贫站点”。如今,逯厚一每年增加了3000多元收入,还动员另外几个贫困户就业增收。
桔梗加工、腰果去壳、玻璃贴花……在沂源县,这种使用农村的闲置农房、浅易堆栈、庭院闲场建起的“小微扶贫站点”有1000余个,凌驾9000多名贫困户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特困群体,弱劳动力特征和失能半失能特征明显,许多人出不了远门、进不了工厂、干不了重活,单纯开辟式扶贫难以发挥作用,必须从以开辟式扶贫为主向对峙开辟式和保障性扶贫相统筹转变。转变的过程,也是精准帮扶因人施策的过程。
“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帮扶重点放在发展财产动员、开展技能培训提高能力上。”山东省扶贫开辟办相关负责人先容,山东省积极推广“扶贫车间”“小微扶贫站点”“大姐工坊”等,让贫困人口在家门口就业、增收、脱贫。目前,全省共有扶贫车间3400多家,累计吸纳2.7万余名贫困人口就业。
对于不能劳动的,各地创新收益分配方式,实行差别化分配,切实分好收益“蛋糕”。日照市岚山区实行财产扶贫项目“大级差”收益分配方式,把贫困户分为特困户、困难户、一般贫困户三类,实行5:3:2差别化分配,办理了“摊大饼”“搞均分”等一刀切分配的问题。别的,各地还积极引导特殊贫困群体将承包地、闲置房屋、宅基地使用权等,通过托管、流转或入股的形式,交由相助社等新型谋划主体统一谋划,定期享受分红收益。
对全体特困人员,山东省则统筹使用好政府和市场两种手段,加大投入,整合资源,提升会合供养和分散照护能力,探索了荣成“海螺姑娘”智慧养老居家服务、巨野“E照护”农村特困人员照料照顾护士服务等模式;通过实施敬老院改造提升三年行动操持,提高养老机构服务保障能力,印发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建立意见,创建巡访关爱服务制度,“老有所养”的美好图景正在变为现实。
多面发力综合施策,织密特困群体保障网
尿毒症,手术费50万元,担当母亲肾脏移植,每个月透析还要几千块钱——一场大病,让德州市齐河县祝阿镇南北郑村的郑建建一家陷入了贫困。2017年年底,郑建建成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生活以后迎来转机:他可以享受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医疗保障报酬,包罗住民根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济一站式救济政策。2019年年底,郑建建家又被纳入低保,家庭成员享受每人每月190元低保金。郑建建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现在他每月去医院透析三次,耗费约9500元,个人仅负担1000块钱左右。
比年来,山东在增强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辟政策衔接、实现农村低保标准动态高于省定扶贫标准的根本上,出台医疗、助残、教诲扶贫等综合性步伐,创建起以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制度为主体,以慈善帮扶、社工助力为辅助的综合保障体系,全面推动“两不愁三保障”等各项政策落实。
——修订《山东省最低生活保障管理办法》,明确将符合条件的因残疾、患重病等造成的支出型贫困家庭和低收入家庭中的重度残疾人、重病患者纳入低保范围。推动创建城乡统筹的特困人员救济供养制度,全面签署分散特困人员照料服务协议,落实落细照护责任。停止2020年12月底,全省脱贫享受政策人口中,有86.1万人纳入低保、特困人员保障范围,占脱贫享受政策人口总数的45.3%,比上年末增长9.3个百分点。临时救济标准由原来的城乡低保标准的3-6倍提高到都会低保标准的3-12倍,创建乡镇临时救济备用金制度。
——创建残疾人“两项补贴”分级保障制度。停止去年底,全省享受残疾人两项补贴共计1365064人次,其中,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589775人,重度残疾人照顾护士补贴1152260人,同时享受两项补贴376971人。
——对贫困人口看病实行“两免两减半”和“先诊疗、后付费”政策,实施“一站式”即时结算,构筑形成根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济等多重保障体系。2020年,山东省贫困人口全年累计就医616万人次,医保支付123.46亿元。
——累计改造贫困户危房15.9万户,团结子女赡养、周转房安置等方式,实现贫困人口住房安全有保障。通过农村饮水安全攻坚,8654个省扶贫工作重点村实现“村村通”。全省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稳定达标。
“俺被扶贫办纳入扶贫户,残联给列入重症残疾人,民政部分给管理低保,医保部分给管理慢性病证,儿子申请到扶贫创业基金8000元建成了蔬菜大棚……”在微山县韩庄镇大洼村,王明来老人掰着指头细数这些年来享受的综合扶贫政策。如今,老人一家已颠末上了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少有所为的安乐生活,2019年底,经镇政府批准,老人领了脱贫光荣证。
创新路径各方联动,送给特困群体好生活
随着脱贫攻坚历程不停深入,如何做好脱贫与解困团结的文章,提高特困群体的生活质量,成为一道现实课题。全省各地创新扶贫方式和路径,综合运用各种手段,让特困群体生活上有照顾、精神上有疏导、感情上有慰藉。
2月20日上午,乐陵市西段乡西崔村村民李书章从集市上返来,三轮车里装满了新鲜蔬菜和日常用品。不外,他没有第一时间回家,而是来到同村贫困户王本义家中。“王叔,本日上集买了点菜给你拿来了,另有点药品,放桌子上了啊……”李书章一边喊着一边进屋。
王本义本年81岁,长年抱病,儿女不在身边,需要人照顾。与王本义一样,60岁的李书章也是建档立卡贫困户,患有软骨病后遗症,干不了重活,但他另有一个特殊身份——扶贫专岗人员,即为贫困户服务的贫困户。
以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设立扶贫专岗,聘请弱劳动力的贫困人员,就近帮扶老弱病残等特困人员,实现以贫“服”贫,是乐陵在全国率先推出的创新做法。乐陵市扶贫办副主任王玉强说,按照目前的补贴标准,每个岗位每年只需不到4500元,属于花小钱、办大事。目前乐陵市共开辟专岗423个,服务特困群体1209户1866人,带来了“照料一个人,解放一群人,致富一家人”的效应。
扶贫专岗、邻里相助、扶贫扶志、精神鼓励……比年来,山东各地在创新特困群体扶贫方式上多方探索,用情用力,千方百计引发内力补齐短板,让特困群体的心里热起来、精神提起来——青岛市创新实施“小桔灯”心理救济,为困难群众开展心理慰藉;曲阜市开展诚信救济试点,将“信”文化与“信”救济团结起来。
在养老扶贫中注入孝善文化,是颇具“山东特色”的一个做法。去年7月,山东省委宣传部、山东省文明办等12部分团结印发《关于开展孝善养老扶贫助力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工作方案》,推动弘扬孝善养老优良传统与精准扶贫有机团结。发挥子女养老主体作用,通过“子女拿一点、社会捐一点、财政补一点”,在村级设立扶贫孝善基金,子女每月缴纳100元—200元,由基金按比例给予10%-15%的补贴,定期发放给老人,让他们的生活有实质性改善。目前已有110个县(市、区)积极推广扶贫孝心基金、签订养老协议这一履历做法。
日照市扶贫志愿者协会积极探索实践“志愿扶贫+相助养老”路子,在贫困高龄孤寡以及特困群体相对会合的贫困村,准备“摆渡”爱心食堂、爱心超市项目,办理特困群体最根本的生活问题;从2017年起至今,淄博市从全市二级以上医疗卫生单位共选派六批615名“第一村医”服务1800多个乡村,实现省定贫困村全覆盖,让特困群体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锁定“老病残”,啃下“硬骨头”,齐鲁大地上一张张笑脸,让全面小康成色更足,底色更暖。

来源:https://www.sohu.com/a/452542003_362042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山东:锁定“老病残”,生活展新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