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启示录 发表于 2021-2-8 17:30:00

四川中江为何越来越多“返乡人”

新华社成都2月8日电题:四川中江为何越来越多“返乡人”
新华社记者高健钧、袁波
腊月里的川中丘陵地域天气阴冷,雨后,绵延的山丘笼罩在氤氲水汽中。记者来到四川省中江县万福镇象山村,随唐朝忠沿崎岖土路上山,途中可见大片的鲜翠油菜;半山腰的平坝上,一台挖掘机正隆隆作响,填沟渠、平整土地。
“预计到4月底,这儿的养猪场就能建好,小春种的油菜也收获了。”40岁的唐朝忠告诉记者。2020年5月,他从浙江温州回到象山村,流转了100多亩土地种农作物,又投资500万元建这个年出栏2000余头生猪的养猪场。说起这些,唐朝忠仍心绪难平,这个看似简单的回乡发展好事儿,当初让他犹豫了很久。
2006年,唐朝忠到温州打工,他从普通流水线工人到工头,再到自己开厂,事业风生水起。“后来雇了80多个工人,年营收有五六百万元。”唐朝忠说,“异乡的生活习惯了,故乡反倒陌生了。”
在中江,像唐朝忠这样选择外出打拼的人很多。中江县乡村振兴发展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先容,中江是四川传统农业大县,由于地处丘陵地域,人多地少,百姓靠种粮收入低,青壮年大多外出打工。据中江县政府统计,近140万中江人口,每年外出务工人数达49万。
“中江人能刻苦,许多人出去干得好,成了企业家,我们就想争取他们返乡创业,反哺故乡。”这位负责人说,为此,中江县出台鼓励土地流转、包管贷款等一系列创业扶持政策,引才回乡。
“象山村是名副其实的‘山’村,险些都是山上的细碎土地,这十几年,由于没人种田,很多多少地都撂荒了。农业项目首先要保证土地规模,我们就先平整土地,再整体承包出去。”象山村党支部书记彭德说。2017年象山村探索整村流转模式,建立了一个合作社和两个公司,整合流转2100余亩土地,实现农业规模化发展。
“土地可以规模流转,修路只让我们负担30%,水、电都有优惠。”唐朝忠说,这几年每次回家过年都要到村委会聊聊天,对政策了解越多,就越想回家大干一番。
2018年底,中江县会龙镇镇长兰礼斌把青杠村赵家三兄弟也“请”回来了。在各人眼中,这三兄弟是大名鼎鼎的人物。他们的丝绸面料加工销售企业遍布江苏、浙江、广东、云南等地。
“中江本来就有养蚕的传统,20世纪80年代险些家家户户都在养,后来出去打工的人多了,也就没什么人养了,而且土地也荒废了,让人感到特别痛心。”兰礼斌说,在这里发展养蚕基地供应原料,于公于私都是好事情。
回到青杠村后,他们建立了本土养蚕企业四川键博蚕业有限公司,流转承包了3500多亩土地,其中包括1200亩撂荒地。如今企业覆盖4个乡镇,辐射带动5000余户1万余人加入养蚕财产增收。“考虑到村里老人比较多,我们投资的厂房都是规模化、机器化的,方便他们务工。”该企业董事长赵煜说。
曾是贫困户的青杠村村民丁泉稳将自家3亩地全部流转给了该公司,而且开始种植桑树、在公司打工。“以前靠儿子在外打工讨生活,现在自己一年收入就有几万元。村子就得有这样的致富能人带着发展。”
“乡村振兴不只是一句口号,是要实事求是加油干的。”唐朝忠说。(完)

来源:https://www.sohu.com/a/449471678_267106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四川中江为何越来越多“返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