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澳大利亚政治评论家、前外交官黑格:澳盲目对抗中国,将被亚洲抛弃
【举世时报记者 于金翠 陆沅芷】“包罗澳大利亚前外交官、学者,以及对中国有第一手了解的人都在谴责莫里森的对华政策。”现年76岁的布鲁斯·黑格是澳资深外交官,他对最近几年政府的对华政策十分不满。黑格曾在南亚、中东、南非等多个国家工作,退休后成为政治评论家。黑格3月底在政论杂志《独立澳大利亚》撰文称,“当我们取悦美国时,中国正越过澳大利亚”,他还直言“澳将被中国与亚洲抛弃”。克日,黑格在担当《举世时报》记者专访时表现,澳大利亚缺乏领导力,缺乏勇气,因此才会依附于美国,并为此付出代价。举世时报: 为什么您会发出“如果澳继续盲目对抗中国,将会自绝于亚洲”这样的告诫?
黑格:在我看来,澳大利亚错误地认为美国将会掩护它的优点。这种想法是天真的,美国不大概为澳大利亚搭建通往东南亚和中国的桥梁。澳大利亚的想法和不停演变的政策相当于孤立主义。莫里森政府并没有意识到改变对华政策的须要性。奇怪而幼稚的是,莫里森政府说它不允许澳大利亚的“代价观”被中国破坏。不外,包罗澳前外交官、学者,以及对中国有第一手了解的人都在谴责莫里森的对华政策。
举世时报: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印太协调员坎贝尔迩来对澳媒表现,在中国停止对澳“经济胁迫”之前,美国不会让中国在美中双边关系上得到改善。您怎么看美国在澳对华政策中的脚色?美国“撑腰”对澳方来说意味着什么?
黑格:已往六七年,美国主导着澳大利亚的对华政策,先是通过前总理特恩布尔,厥后是莫里森。这两个人都试图取悦美国。取悦美国是澳在外交和国防事务上的默认态度。有报道说,美国领导人刻意“在猛烈的美中安克雷奇高层战略对话后,将增强与中国的竞争”。看来,拜登政府不但未从安克雷奇吸取教导,反而会继续维持特朗普的对华强硬政策。美方人士不停批评中国“公然对澳举行经济胁迫”。同时,澳驻华大使傅关汉在澳中工商业委员会上发表发言,声称“中国正在对澳举行抨击”,并表现“(中国)不停升级的贸易处罚模式已在全球范围内引发对澳的同情和对中国更为强硬的态度”。这与堪培拉的“指示”是一致的,毫无疑问也来自华盛顿。澳面临的贸易和外交问题是遵守美国“指示”的效果。美国允许的支持受到莫里森政府欢迎,它将继续在对华关系上追随美国,只管这样做会损害澳方的根本优点。控制着澳大利亚70%信息流的默多克媒体团体支持这一态度。
举世时报:那么,澳大利亚又在美国对华政策中饰演什么脚色?
黑格:美国总统拜登似乎有某种组建大同盟对付中国的想法,他基于这样一个前提,即中国是危险的,并试图主宰世界事务。只要这种说法被担当,就会有一些国家继续追随美国。只要澳大利亚有一个自由党—国家党同盟政府,它就会在中国问题上追随美国的态度。澳大利亚工党政府将对中国有差别的、更积极的看法,但也会对峙所谓的“与美同盟”。目前的自由党—国家党同盟政府将对中国保持防御和消极的态度,它没有做其他事情的想象力和勇气,也缺少成熟的谈判履历。
举世时报:越来越倒向美国之后,澳大利亚现在的选择符合自身的优点吗?
黑格:澳大利亚缺乏领导力,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就一直是这样。汗青上,澳1942年前一直允许英国决定其外交和国防政策。厥后面对日本的威胁,澳又转向美国。澳大利亚是一个富裕的国家,人口稀少,以农业和矿产开采为生。澳同时又是内向型国家,视野狭隘,因此试图使用美国作为对世界其他地区,特别是亚洲和中国的缓冲。从经济、科学、教诲和文化的角度看,莫里森的对华政策都不符合澳大利亚的优点。
举世时报:作为“五眼同盟”国家之一,以及美国一直想要打造的“美澳印日四国同盟”成员之一,澳大利亚在外交政策独立方面有多少空间?
黑格:自暗斗竣事以来,澳美同盟对澳大利亚的代价一直在下降。实际上,到场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已让澳大利亚付出代价。从国家优点出发,澳大利亚到场这两次战争都完全没有须要。如果澳有勇气,就有能力接纳独立的外交政策。新西兰已证明这一点。“四国同盟”其实是匆忙而无望的企图遏制中国的实验,只有澳现政府才相信它。“五眼同盟”的作用很小,因为美国不是一个老实的协调人——总是隐瞒信息,并试图颠倒收集到的信息。看“五眼同盟”的情报信息,你必须要会在字里行间体会它的言外之意才行。另有一点请记着,松树谷卫星地面观测站虽然由澳美共同运营,但其实它就是美国在澳大利亚的特工设施,澳方仅能得到所获取信息的六七成。
举世时报:对改善中澳关系,您有什么发起?
黑格:澳必须要像尊重美国那样尊重中国,这只是正常的外交礼仪。其实,澳还应该给予中国更多,更应尊重中国的汗青、文化和军事成绩,特别是中国在二战中的贡献以及已往70多年中国社会的厘革。澳应尊重中国,尊重短短数年内中国人民取得的成绩,以及中国对人类做出的贡献。
来源:https://www.sohu.com/a/459303082_162522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