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档墓”20万一平:多条理供应为“墓地热”降温 | 新京报快评
办理“葬不起”的问题,需要各地创造更多条件满足社会殡葬的公道需求,加大对殡葬事业的投入,增强其公益性、普惠性,同时提倡绿色殡葬文化。https://p7.itc.cn/q_70/images03/20210404/e0142f63d8174bf6ba3acaa677053dbb.jpeg
▲天寿陵园销售人员展示的天荷园图景。图片来自新京报报道。
文 | 毕舸
适逢清明节,我们缅怀先人,不少人恐怕也会考量自身及家人身后之事。一则“‘高档墓’ 20万/平方米”的新闻引发舆论关注。
据新京报报道,某地知名陵园代价最高的墓地按面积销售,每平方米单价20万元。最低报价也能到达11万元,其余墓区代价“上不封顶”。只管如此,代价仍在上行。而在上月底,目前我国最大的殡葬服务提供商福寿园发布2020年度业绩陈诉,墓园服务支撑了其八成收益,2020年在售出墓地淘汰的情况下,代价继承水涨船高。国内部门墓地代价不绝上涨可见一斑。如何防止墓地代价上涨过快再次成为舆论关注的话题。
其实早在2018年9月,民政部公布的《殡葬管理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就提出公益性公墓、骨灰堂的墓位、格位代价实行政府订价并动态调解等政策,谋划性公墓的墓位用地费和维护管理费实行政府指导价。对于墓地的面积、墓碑高度也有明确标准限制,防止墓地超标建立。
如果《修订意见稿》得以实施,将在一定水平上遏制墓地涨价过快现象。然而,《修订意见稿》详细出台时间尚未确定,而墓地代价也不能全靠行政干预,还需辅之以更多市场调治之手。
首先,从供应侧入手做大墓葬土地供应量是应有之举。正如一些专家所建言,应明确区分殡葬事业与产业,加大公益性、普惠性比重。
各地未来应对墓地建立应该有恒久规划,尤其是提供与本地殡葬需求相匹配的土地供应指标,规定其中公益性墓地建立的土地比例,从而通过提供增量,缓解本地墓葬用地告急而导致的供需矛盾,也就能间接低沉以往墓葬谋划方因资源会集带来的订价权。
https://p3.itc.cn/q_70/images03/20210404/98e16f1459984d0ea7f88a05cbbf76f2.jpeg
▲图片来自新京报报道。
与此同时,纵然是谋划性墓地的相关土地供应,也应区分为中高档墓地与普惠性墓地。
后者在土地供应时可参照房价调控所采取的“限价”办法,也即墓地谋划方得到该土地用于墓地建立时,必须按照政府所指定的指导价标准执行。其中包罗根本代价、年度涨幅等细化标准,从而为工薪家庭提供在其蒙受能力范围内的普惠性墓地。
从现有墓地市场来看,一线都会谋划性墓地代价远高于二三线都会同类墓地代价,这正说明由于土地代价因素所致,一线都会谋划性墓地先期建立本钱较高,同时获取土地资源较为稀缺,造成了谋划性墓地成为“卖方市场”。
因此,未来在全国殡葬管理过程中,对于一线都会墓地建立更要加大供应侧改革。
除了土地供应量增大外,一线都会还可通过政策引导,鼓励更多样化、更符合本地实际的墓葬服务。
2017年,厦门有关部门对本地薛岭山陵园改建,对陵园现有土地举行更加科学公道的使用,从而让其在土地面积稳定的情况下,可安放凌驾12万个骨灰盒,而且对市民只收取210元服务费。厦门对现有殡葬资源的存量改革思路,同样值得其他地域鉴戒。
“逝者为大”是中国传统文化民俗。我国殡葬改革方向也应在提倡绿色殡葬文化的同时,创造更多条件满足社会殡葬的公道需求,加大对殡葬事业的投入,增强其公益性、普惠性。
□毕舸(财经评论作者)
编辑:陈静 校对:陈荻雁
乐队女鼓手曝父亲“改结果走后门”,又是“大意灭父”?| 新京报快评
“名校环城”:搞的是噱头,行的是地产营销| 新京报快评
青海美协主席作品被指抄袭,观察当不偏不倚 | 新京报快评
爆黑料只为“有偿删帖”,是对孩子的新型网络欺凌 | 新京报快评
大V造谣杨振宁去世:不能“自罚停博”了事| 新京报快评
来新京报电商平台“小鲸铺子”囤年货啦!
来源:https://www.sohu.com/a/458908440_616821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