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春耕生产有序展开
春分已过,春耕生产由南向北梯次展开。南方早稻产区适时开展水稻育秧;黄淮海冬麦区正落实春管步伐,促进苗情墒情;东北地域准备春整地和清雪扣棚。从稳定面积到保障农资,从科技示范到布局调优,田野间绿色逐渐铺展。春耕生产事关两季收成:春播粮食面积占全年的一半以上,夏粮产量凌驾全年的五分之一,夏油产量凌驾全年的五分之二。全力以赴抓好春季农业生产,对于保持经济社会大局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千方百计稳面积
南国春来早。在广东省台山市的乡间,门路两旁是成片的水田,水稻秧苗茁壮整齐,不时见到农民在田间劳作,一派欣欣向荣的春播情形。据统计,停止3月25日,广东省已春播农作物面积1810万亩,占意向的60.6%,同比增加35万亩,其中早稻育秧面积1190万亩,占意向的90.9%。
农业农村部农情调治显示,目前,全国春播粮食已播4.5%,其中,南方早稻已育秧37.6%,西南地域中稻育秧9.6%,春玉米已播2.9%,薯类已播27.6%。克日,粮食稳产增产“五大行动”启动实施,提出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7.5亿亩以上,着力稳口粮、增玉米、稳大豆。
面积是产量的底子。经国务院同意,农业农村部已将2021年粮食生产目标下达各省。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说,各地要尽快细化分解任务到市到县,面积落实到村到田。长江中下游地域要重点巩固双季稻生产,稳住早稻播种面积;东北、黄淮海等地要扩大玉米生产,确保粮田增加1000万亩以上。
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是稳面积的关键。记者了解到,本年中央财务进一步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支持力度,籼稻和小麦最低收购价稳中有增,在去年每斤提高1分钱的底子上,本年再提高1分钱。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保持稳定,完全资本保险、收入保险试点扩大到三大粮食作物。有关部分赶早将相关资金拨付到县到乡,充实变更农民种粮积极性。
智慧春耕强支撑
地上跑的大农机,天上飞的无人机,田里用上好种子,智慧春耕让农业提质增效。目前,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60%,耕种收综合呆板化率达71%,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6%以上。本年,将开展智慧农场建立、智慧农机应用示范,推进“互联网+”农产物出村进城工程,加速110个试点县建立。
3月中旬,江西省赣州市定南县历市镇长桥村,2部旋耕机不到半天时间就完成了86亩水田的打田作业。村委会主任张春良先容,村里的农业相助社去年采购了旋耕机、大型收割机和喷洒式无人机,接纳呆板化耕整、工厂化育秧、无人机喷药,大大节省了人工资本。
预计今春期间,全国有凌驾2200万台套农机具投入农业生产,其中拖拉机778万台、排灌抗旱机具454万台套、植保呆板272万台,可充实满足春季田管和粮食生产需求。各地积极推广掩护性耕作、精量播种、呆板深松、高效植保、智能农机和水稻呆板化育插秧等新技能新装备。
在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规模化小麦良种繁育基地,成片的麦苗长势良好。陵城区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管理股股长张照坤告诉记者,基地内共繁育济麦22、济麦44等四个小麦良种。2020年8月起,基地开始筹办建立,规模1.5万亩,为全区的小麦种植举行统一供种。
绿色春管防病虫
病虫防控依然是春季田管的重点。据全国农作物病虫害测报网监测,随着气温回升,小麦条锈病扩展速度显著加速,草地贪夜蛾也进入生动期,重发流行态势明显。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掩护学院传授康振生认为,由于菌源富足、气候适宜,黄淮海麦区小麦条锈病春季大流行风险仍然较高。中国农科院副院长吴孔明分析,本年境内、境外虫源叠加,草地贪夜蛾防控压力将明显大于去年。
针对本年病虫害加重发生的态势,各地纷纷开展应急防治。目前,有关省份已累计实施小麦条锈病预防控制面积964万亩次,实施草地贪夜蛾防治面积229万亩次。在防治过程中,专业化统防统治模式逐渐兴起。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种植业管理处二级调研员林翠兰先容,具备相应植保专业技能人员和设备的服务组织开展社会化病虫害防治服务,推进统防统治,是农药减量增效有效步伐。华南农业大学水稻研究室主任唐湘如说,以水稻为例,在生长过程中就大概受到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稻瘟病等多种病虫害的困扰,统防统治很重要。
本年,我国将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化,开展有机肥替代试点,深化农业节水控水,扶持植保社会化服务组织,创建100个绿色防控示范县,认定1万个绿色、有机、地理标记农产物。(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乔金亮 刘春沐阳)
来源:https://www.sohu.com/a/457788322_120702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