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首次发现国家一级掩护野生动物彩鹮
南都讯 记者黄海林 通讯员徐斌 生态宜居的惠州,正成为越来越多鸟类的故里。3月23日,惠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科研人员在对潼湖湿地鸟类举行日常动态监测过程中,新发现一只在惠州市境内未曾纪录的鸟类,经高级工程师(教授级)周纪刚、高级工程师徐斌两位专家确认,这只鸟类为国家一级掩护鸟类彩鹮。https://p7.itc.cn/q_70/images03/20210326/fc6af060f95d4e69b582590dd5911653.jpeg
彩鹮是国家一级掩护野生动物,属鹳形目鹮科,通常体长48-66厘米,翼展80-95厘米,体重485-580克。彩鹮是深栗色带闪光的鹮,上体具有绿色及紫色光泽,体羽大部为青铜栗色;啼声为带鼻音的咕哝声,于巢区发出咩咩及咕咕的啼声。
彩鹮主要栖息在温暖的河湖及沼泽附近,有时也会到稻田中运动。它们性喜群居,而且常常与其他的一些鹮类、鹭类集聚在一起运动,主要以水生昆虫、昆虫幼虫、虾、甲壳类、软体动物等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
https://p8.itc.cn/q_70/images03/20210326/81e2acf57f1d4342aecdd08bb400c6cf.jpeg
据了解,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一度宣布彩鹮在中国绝迹,它在中国的数量比它的嫡亲——国家一级掩护动物朱鹮还少。由于生态情况的改善,2003年彩鹮在台湾被首次发现,接着在广东湛江红树林出观。自2009年以来,彩鹮在我国云南、贵州、湖北、江西、福建等地都曾有发现。
https://p3.itc.cn/q_70/images03/20210326/4814253248dd48bfa582d107acb683ed.jpeg
据酷爱拍摄野生动物的周纪刚等人分析,这次在惠州潼湖湿地新发现的彩鹮属旅鸟,这种鸟类在惠州地域系首度被拍摄纪录,“它在迁徙途中颠末惠州,目前停留在潼湖湿地内觅食水生昆虫、小鱼等,待增补体力后将再次迁徙”。周纪刚是惠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原所长,曾主编过《惠州野生鸟类》画册,填补了惠州鸟类图谱空缺,他此前曾多次惠州西湖、潼湖湿地、惠东海滨等地拍摄野生鸟类。
https://p9.itc.cn/q_70/images03/20210326/79998d702f6d4689b9ad803d514d3bb3.jpeg
惠州潼湖湿地是广东省最大且少少的典范内陆淡水湖泊湿地,2018年7月启动建立潼湖国家湿地公园,首期规划总面积约5平方公里,规划打造集都会公园、游览运动、旅游配套服务、湿地展示、科普教诲于一体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潼湖湿地自然掩护区焦点面积达670公顷,湖泊绵延11公里,集雨面积423公顷,包罗了4个湿地范例:湖泊湿地、河道湿地、基塘湿地和水库湿地,是许多候鸟迁徙的停歇地和栖息地。
来源:https://www.sohu.com/a/457428682_161795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