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有群流动文明使者
志愿服务是青岛这座都会的一道风景,志愿者已成为青岛陌头流动着的文明使者。在广场、学校、海边等各类公共场所,随处可见志愿者的身影,他们有的疏导人流、有的扶老携幼、有的清理垃圾……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志愿服务。在香港中路与山东路交织口,当志愿者已经10多年的刘美秋虽已年近七十,但精力头仍然很足。“退休后生活无忧,就想发挥点余热。”刘美秋告诉经济日报记者,她加入过照顾孤寡老人、关爱下一代、街道社区巡逻等志愿服务;厥后参加到市南区公共文明引导队,举行文明引导、指路答疑;还加入过2018年上合组织青岛峰会、2019年水师创建70周年多国水师运动等多次重大运动的志愿服务。刘美秋说,“资助别人,得到更多人认可,我们就很欣慰”。
“他们每天准时上岗,雨雪天也不会缺席。”文登路小学西席王辛说到文明引导志愿者连连歌颂,“我们文登路小学门前门路通行车辆较多,除了在学校门口接学生外,‘红马甲’大叔、大妈们还会到马路对面去接,一手领着学生,一手给他们撑伞,大叔、大妈们的志愿精力给孩子们树立了模范。”
“市南区共有志愿者103177人,其中注册志愿者83948人,占常住人口的14.47%;志愿服务队伍391支。”市南区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区委网信办主任孔兆锋告诉记者,“市南区已形成了常态化与专业化志愿服务互补的志愿者队伍结构,公共文明引导志愿者、文明旅游志愿者、社区安全自防志愿者等大批志愿者走上陌头、走进社区,向市民、游客展示了‘文明市南 志愿有我’的亮丽风采。”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刘 成)
来源:https://www.sohu.com/a/457379562_120702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