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余亩撂荒地乐成转型“淘金田”
春耕时节,到处是新绿。广东清远英德沙口镇新建村连片的农田一派生机盎然的情形,谁都未曾想到,一年前这里仍是一片荒草丛生的撂荒地。https://p6.itc.cn/q_70/images03/20210324/d2b127ba081b41f38d626432a080c5b8.jpeg
农村劳动力缺乏,荒地耕种效益差,英德沙口镇一些耕种条件差的地块被常年或季候性撂荒的情形时有存在。如何才气让撂荒地“活”起来?去年初以来,沙口镇团结当地实际,向荒地要效益,多种类种植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以加大撂荒地复耕,做到应耕尽耕、应种尽种,让一千多亩撂荒田地重现生机。
多手段鼓励复耕复种
“租金+薪金”农户得到双收入
“我们年龄大了,土地在这里撂荒,种又种不了,看到都心痛。”看到已往无人问津的土地,颠末治理后成为创收的“香饽饽”,种了一辈子庄稼的新建村村民刘伯十分感慨。“现在土地整出来了,以后叫我们去打理,还能多一份收入。”
新建村党支部书记增补道,目前村里另有一片120亩撂荒地,在镇政府的招呼下,最近征得村民同意后,由村团体收回统一举行复耕整理,再由村团体找业主流转谋划,谋划所得的收入前期用于土地复耕的费用,后期逐年向群众分红。
https://p9.itc.cn/q_70/images03/20210324/75047ae72fc14d4bbdd296346bd53abe.jpeg
新建村撂荒土地乐成转型为“淘金田”,是该镇荒地复耕的一个缩影。在撂荒耕地治理过程中,沙口镇政府对峙“政府主导、部门指导、乡村主推”的方式开展整治,鼓励农户复耕复种,对不愿意种植的农户,通过村规民约等方式有序流转土地,引导农业新型谋划主体通过租赁、股份等方式有效联接,将撂荒耕地种植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
一方面,沙口镇在全面摸排撂荒耕地1000余亩的情况下,根据户内实际情况,对有劳动能力的家庭由村委干部上门督促复耕,督促农户自主谋划。目前有许多农户将对自有撂荒地举行复耕作业,复耕土地多用于香蕉、冬瓜、水稻等种植。另一方面,进一步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动员镇种植企业对900多亩撂荒地举行流转,同时为互助社争取涉农项目扶持政策上的补贴和优惠,创建一村一品示范点。
“我们和村民签订20年的条约,每亩一年是1000块钱。上年土地流转早季复耕了600亩,目前都已经种上了香蕉和再生水稻,打造沙口新建村特色产业,把乡亲们带上致富的门路。”沙口镇满杰种植互助社负责人说道。
复耕复种成效初显
推动农业高效化、产业化
去年底,新建村复耕的600亩香蕉迎来了复耕第一年的丰收时期。每天一大早,一辆辆满载香蕉的货车从产业园出发,送往外省以及韶关、英德、东莞、高州等地的批发市场。据悉,第一年香蕉产量比力低,亩产7500斤,亩产值达8000多元,本年起逐渐进入丰产期,亩产可达上万斤。
https://p0.itc.cn/q_70/images03/20210324/9e34f00c50754cb4b22daf24af60a47e.jpeg
这一幕本年初同时发生在沙口镇江溪村柠檬种植基地里。该项目使用早草丛生的荒地种植香水柠檬,已于去年10月开始培育柠檬苗,其中一期已于本年2月份开始种植,一期总占地面积为500亩,其中450亩为柠檬产值区,50亩为旅游观光采摘区。项目的落地为当地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办理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村民的收入。
“本年沙口需完成荒地复耕面积658亩,目前已全部完成复耕。”该镇政府相关负责人先容,下一步该镇将从技能、土地流转、资金等给予支持,发动群众积极开展复耕复种工作,以撂荒耕地复耕复种作为新机会,推进农业高效化和产业化发展,打造沙口农业品牌,让村民增收致富。
据了解,目前清远市存在耕地撂荒现象、耕地“非粮化”问题,其中耕作经济效益低下、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力短缺及根本设施不完善等问题是导致耕地撂荒的主要原因。针对这一现状,清远市近期召开专门集会举行摆设,提出本年撂荒耕地复垦复种目标任务为5.335万亩,在去年撂荒耕地面积上减量60%,将撂荒耕地复垦复种纳入粮食安全责任稽核指标和农村人居情况整治行动。各地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高度重视符合粮食质量安全条件的撂荒耕地的规复生产工作,确保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各项工作落地落实落细。(图文/凌颖怡钟履双 邱炜民)
来源:https://www.sohu.com/a/457038691_162758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