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言:与中国“对决”照旧“共存”?日美谈判后,日本似乎作出选择……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陈言】3月12日,美日澳印四国首脑第一次召开了网上谈判,“四边机制”(QUAD)成型。
“四方机制”虽然没有点中国的名,但谁都知道谈判的核心是中国,牵制中国如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紧接着16日,日美外长加防长在东京举行了“2+2”谈判。从日本媒体的报道来看,这次图穷匕见,矛头所向只有中国一国。
最近一直以报道中国负面新闻为主要采编内容的《朝日新闻》,16日发表的社论题目为“日美澳印会合,构筑了维持稳定的框架”,中,大大赞扬了“四边机制”。
但到了17日,“2+2”谈判让这家报纸多少感到了某些不安,社论的题目变为“日美2+2,与其对决不如建立共存底子”,基调突然和缓许多,文章最后用几分无奈的口吻谈道:“提倡强化(日美军事)同盟,很难得到大多数国民的明白,而日本被纳入到美国的对华战略中,置身于美中军事对立的最前线,这绝不可行。”
美国是日本的军事同盟国,但在经济上日本与中国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朝日新闻》虽然没说要日本与中国“共存”,但把文章看了几遍,反面中国共存,在本文中也就找不到其他与之共存的国家了。
在新冠疫情到来后,日本政治家寄希望于“民度”(国民素质),除了发现金外,险些没有拿出像样的抗击疫情对策。时至本日,既没有疫苗,也没有可以治疗的有效药物,唯有留下停止3月18日44万9727人确诊、死亡8690人的纪录,医院险些陷于瓦解状态。
幸亏媒体与执政的自民党内阁的宣传方针百分之百保持了一致,通过连篇累牍地报道中国负面消息,隐去中国确诊人数不敷日本四分之一且死亡人数更少的事实,让日本政府保住了面子。
但反华厌华,与绑在美国的“战车”上挑战中国并非一回事。
3月18-19日,中美两国外交高层将举行谈判。而值此之际,日本全方位“挑战”中国,有些出乎媒体意料,连《朝日新闻》这样的媒体也开始质疑日本政府的做法了。
https://p4.itc.cn/q_70/images03/20210319/1b68662dd48f416193324af5a156ee1d.jpeg
“四方谈判”首次首脑集会(资料图/彭博社)
安倍是“四方谈判”的始作俑者
2006年,时任日本首相的小泉纯一郎将首相一职“禅让”给了从未做过地方主座、也没有当过大臣,对地方及中央行政无任何履历的安倍晋三。上任伊始,安倍晋三立刻访问中国,将小泉时代因多次参拜靖国神社而陷入冰点的中日关系做了调解,开启了对华“融冰之旅”。
我们更多时候看到安倍在扭转中日关系上发挥的作用,对他提出的“日美澳印战略对话”则重视不敷。
许多中国的所谓日本问题专家、媒体人,认为日本不具有构思战略的能力。他们更愿意看到安倍在调解中日关系上的“壮举”,对其出于守旧政治家的本能、心底与中国格格不入的本质则只管视若无睹。
安倍一方面迈出了与中国之间的破冰之旅,但另一方面并未忘却牵制、孤立中国,上任后旋即提出了组建日本与美国、澳大利亚、印度的菱形困绕中国的对话体制,对中国又拉又打。
固然,四国对话需要有些内容。在安倍之前,曾任过首相、在安倍内阁担当外务大臣的麻生太郎提出了“自由与繁荣之弧”战略,即从日本到澳大利亚,再往上将东南亚大部分国家、印度及俄罗斯周边小国包罗进去,组建一个困绕中国的弧形困绕圈。
安倍2012年12月再度入主内阁后,通过正式参拜靖国神社,走了一条与小泉险些一模一样的、公开通过汗青问题与中国民意相对峙的外交路线。在对华政策上,他发展了“自由与繁荣之弧”战略,将“自由开放的亚太”(FOIP)装入2006年提出的日美澳印战略对话机制中,强调四国具有相同的民主主义代价观,在这个代价观的底子上牵制中国,与中国形成对立态势,而日本自己在亚洲牵头与中国对立。
https://p3.itc.cn/q_70/images03/20210319/015ec95b74504d0a97ae713504e6c552.jpeg
安倍参拜靖国神社(资料图/日媒)
安倍这样做,是因为一直有种危机感。
只管安倍不希望看到中国经济规模逾越美国这一天的到来,但不熟悉经济的安倍,仍然感觉到这个态势不可阻挡。有些“过激”的日本学者,甚至盘算了经济发展状况与中国逾越美国的时间。
明治维新以后的百余年,日本一直是亚洲的经济大国,不外比起看到中国在经济规模上逾越日本,日本更不肯意看到中国逾越美国。所谓阻止中国发展的紧急感、责任感,让安倍必须立刻推进并发展曾经设想的四国对话机制,让其逐步转变为明确与中国对立的“四边机制”。
来源:https://www.sohu.com/a/456301797_115479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页:
[1]